•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
  • 首席谈判官 首席谈判官
  • 020-37857566
  • 670916320@qq.com
  • 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988号圣丰广场北塔25A05室

本院名誉院长黎红雷:共同富裕与新儒商的担当!

发布时间:2021-12-18
0


2021年12月19日,在深圳孔子文化节暨大湾区新儒商论坛上,当代新儒商事业开创者、中山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、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黎红雷教授应邀发表主题演讲:《共同富裕与新儒商的担当》。

如何理解“共同富裕”?

黎红雷教授指出:首先,“共同富裕”的前提是“共同创造财富”。分蛋糕的前提是“做蛋糕”。我们曾经经历过“共同贫穷”的时代,深刻认识到“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”。所谓“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先富带后富”,绝不是让“后富者”去瓜分“先富者”的财富,坐享其成;而是让“后富者”学习“先富者”的致富经验,通过本身的不懈努力,让自己也富起来。这正是深圳作为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”,担当“高质量发展高地、法治城市示范、城市文明典范、民生幸福标杆、可持续发展先锋”的价值所在。

其次,“共同富裕”的关键是“共同分享财富”

“分蛋糕”要公平,不仅结果要公平,过程也要公平。其中包括:生产要素的公平分享,同时体现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贡献;税收调节的公平分享,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;公益慈善的公平分享,扶助弱势群体。深圳“先行示范区”的民生幸福指标:“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、劳有厚得、病有良医、老有颐养、住有宜居、弱有众扶”,正是“共同富裕”的内在要求。

再次,“共同富裕”的实质是“共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幸福”。

“品蛋糕”要有高质量,不但能充饥,有营养,还能让人精神舒畅。我们大家都知道,“财富”不等于“幸福”。就个人而言,有的人“穷只剩下钱了”,浑浑噩噩,颓废一生,并没有觉得“人生幸福”;就地区而言,“最具幸福感的城市”并不一定是GDP和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。这就告诉我们,既有“物质财富”又有“精神财富”,同时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幸福,才是真正的幸福。

什么是“新儒商”?

黎红雷教授指出:儒商自古有之,孔子弟子子贡就是儒商的鼻祖。新儒商则是传承儒家商道智慧,自觉运用儒家思想经商办企业的现代企业家。从创造财富的动机与手段来看,商人起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生意人、企业家、儒商。生意人有“三会”:会计算、会经营、会赚钱;企业家在生意人“三会”的基础上增加了“三有”:有勇气、有抱负、有情怀;新儒商则在生意人“三会”和企业家“三有”的基础上增加了“三讲”:讲仁爱、讲诚信、讲担当。儒商与一般商人的区别,不是不追求财富,而是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。新儒商就是商界的“君子”,其职责就是运用儒家商道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、共享财富。新儒商的宗旨是:“道创财富,德济天下,以儒促商,以商报国”。新儒商的精神是:“德以治企,义以生利,信以立世,智以创业,仁以爱人,勇以担当。”

由此,新儒商与生俱来就继承了传统儒学“共同富裕”的文化基因。其中包括:

第一,“强而后立”

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,其中儒家经典《周易》概括了三句话:第一句是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;第二句是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;第三句是“与时偕行,其道光明”。“自强不息”激励我们要奋斗,“厚德载物”提醒我们要包容,“与时俱进”教导我们要创新。自强就要奋斗,奋斗才能自立;自立是包容的前提,奋斗是创新的动力。

第二,“和而后安”

孔子指出:“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” 在孔子看来,治理国家的人,不必着急财富不多,只是担忧财富不均平;不必着急民众太少,只是担忧境内不安宁。财富均平,便无所谓贫穷;民众和谐,便不会觉得人少;境内安宁,国家便不会倾危。

第三,“富而后教”。

据《论语》记载,孔子到卫国去,冉有为他驾车。孔子说:“人口真多呀!”冉有说:“人口已经够多了,还要再做什么呢?”孔子说:“使他们富起来。”冉有说:“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什么呢?”孔子说:“对他们进行教化。”孟子进一步发挥道:人之所以为人,吃饱了,穿暖了,住得安逸了,如果没有教养,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。圣人又为此而担忧,派契做司徒,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——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,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,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,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,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。正如唐尧所说:“(对老百姓要)慰劳他们,安抚他们,开导他们,纠正他们,辅助他们,保护他们,使他们各得其所,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。”

新儒商如何推动共同富裕?

黎红雷教授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。

第一,共同创造财富

例如华为公司提出:“以奋斗者为本,长期艰苦奋斗”;“铁军是打出来的,兵是爱出来的”;“胜则举杯相庆,败则拼死相救”……企业要“以众人之私,成众人之公”,激励每一个员工要多挣钱,以改变家庭的命运。这看起来是激发私欲,但这种私欲只有把你本职的工作做得非常好,做成绝活你才能达到。

企业的价值创造、价值分配、价值评价,三位一体形成一个闭环。每一个员工都需要养家糊口、光宗耀祖,当企业打造成望子成龙的现场,所有的能量都会进入到企业中来。企业家应该学会分钱,钱分好了,激励到位了,然后员工就会自我激励,自我奋斗,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。

第二,共同分享财富。

例如方太集团借鉴中国传统晋商的做法,在企业中推行人力入股,按人头分配企业的利润。但与晋商不同的是,拥有身股而参与利润分配的人员,不仅是高层核心人员,也包括普通员工,可以说是全员实行(当然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,比如入职两年以上等)。但在数量上,根据个人贡献度拉开差距。这里的讨论标准是“仁”与“义”。前者核心在于为员工着想,后者聚焦于公平公正。当然,因为总人数众多,会使得激励效果特别是对于管理层的激励效果多少会打点折扣。但正如孔子所强调的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企业的整个管理层应该是那些能够认同儒家理念的人留下来。

第三,共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幸福。

例如山西天元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地区供销社的电器销售门市部,2002年改制后,提出培养“百名百万富翁”的目标,不到三年就实现了。但是,由于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,员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。2005年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,逐渐意识到: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,实现员工幸福;企业的本质是教育、是责任、是担当;财富的本质是德行和文化的传承。于是,天元提出“关爱员工四代(脑袋、口袋、上一代、下一代)的目标,通过“学习《弟子规》”、“建立道德银行”、“评选好媳妇好孝子”、“四用(用道德关怀人、用仁爱感化人、用良知唤醒人、用礼法规范人)”、“五看(仁看善待员工、义看员工收入、礼看尊重员工、智看带出团队、信看道德评价)”、“六法则(德善学习、人文之家、慈善公益、义工行动、积德累功、敦伦尽分)”等具体措施,努力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的双幸福。

在演讲的最后,黎红雷教授总结了三点:

第一、从共同创造财富、共同分享财富,到共同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幸福,“共同富裕”目标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。

第二、从“强而后立”、“和而后安”,到“富而后教”,儒学传统为“共同富裕”目标提供了厚实的思想资源。

第三、秉承儒学传统,担当时代使命,当代新儒商必定成为实现“共同富裕”目标的中坚力量!

-END-


文章和图片来源于博鳌儒商官方头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