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本院概况
本院简介
本院章程
组织架构
领导介绍
领导动态
媒体报道
研究培训
服务咨询
研究成果
杂志院刊
专家顾问
人才加盟
领导动态
首页
>
领导动态
官方微信
首席谈判官
020-37857566
670916320@qq.com
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988号圣丰广场北塔25A05室
黎红雷对话李厚德:新儒商的国学修炼
发布时间:2020-08-02
0
领略五千年中华文化精髓,树立新时代工商文明坐标!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主办的“新儒商论道公益直播系列”,2020年7月30日晚推出第十四场,由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、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,与博鳌儒商杰出人物、深圳明德书院院长李厚德先生对话《新儒商的国学修炼》。
本次直播的主播单位是:博鳌儒商论坛研究院、深圳明德书院;支持单位是:中轩集团;联播单位有: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国学频道、北京大学企业家研究中心、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、浙江大学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研究所、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、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、中华书院联盟、三智云书院、心和塾、新丝路商学院、方太文化研究院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国学会、华商书院西北校友会、十分学堂、广东翔蓝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、泰威斯美书院、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、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、君子岛云国际儒商书院、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、诗书旗袍古韵坊、高祖商学院、广州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、三鼎修身书院、智本国学公益基金、云掌在线教育研究院、上海交大儒商传习社、博研商学院等。
本世纪初以来,中国企业家在经历了MBA、EMBA等西方管理学训练之后,逐渐兴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。2006年,黎红雷教授倡议举办的华商书院,首开企业家全程国学教育的先河;2013年,黎教授应哈佛大学的邀请,以“中国企业家的国学教育”为题,在“哈佛教育论坛”上介绍了相关情况,引起了海内外的热烈反响。2017年,“明德书院”在深圳成立,再次为企业家搭建了一个明道优术,学习国学智慧的平台。那么,企业家为什么要学国学?明德书院对此是如何认识如何实践的呢?李厚德院长在发言中指出: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,国学经典凝结了五千年的智慧精髓,历经时间检验。儒家修身、道家养性、兵家建功、法家强业、易学广智、识人之道、权谋之术、用略之法,溯本寻源,尽在传统国学之中。当代中国,大凡有作为的企业家,无不与国学结下不解之缘。李嘉诚三岁能咏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,五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,他曾感叹“儿童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,它令我终身受益”;海尔张瑞敏说:“我请了3位著名的老师,是他们教我如何成功的,第一位老师是老子,老子教会我战略性的思考;他说我的第二位老师是孙子,孙子教会我策略性的思考,是战术;他说我的第三位老师是孔子,孔子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。”;华为任正非手书“小胜靠智,大胜在德”,并以孔子的“中庸之道”为基础,提出了自己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“灰度哲学”。
现代人面临着很多困惑:工作压力大、工作非常忙碌、方向感不强,道行不深、不够幸福、很烦躁、精神世界极度空虚、文化底蕴不够、人脉一般、信仰与价值观不够坚定、不知向谁学习、事业对标物不清晰、身心疲惫、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!学习国学的好处,以上的困惑均能得到一定的解决。更重要的是,国学是人类上下五千年圣人的智慧。学习国学的最大好处是修心养德,树要经善根,人要经善心,不能胜寸心,安能胜苍穹,修心才能改变思想,故心决定道,道决定德,德决定事!君子养德,才能厚德载物,德行天下!
对于企业家来说,如果我们仅仅学习西方的管理学,学习西方的管理文化,用到中国企业身上,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。作为中国人,每个人都应该学国学,企业家作为社会精英团体,更应该学国学。企业家的修养决定整个企业的修养,企业家的素质决定整个企业的素质,企业家的精神决定整个企业的精神。只有企业家拥有国学修养,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中国式管理,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队伍,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。
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分析了以下三点:第一,自在与自觉。中华文化延续五千年,先秦诸子百家奠定的国学思想基础也有两千多年,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,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,处于“百姓日用而不知”的状况。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我们放眼世界,从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角度,就能增强企业家学习国学的自觉性。第二,读书与践行。企业家学国学,立足于解决自己和企业面临的问题,因此,读书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,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第三,明道与优术。企业家学国学,要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,就要把国学之道与西学之术紧密结合起来,“中学为道,西学为术,以道御术,中西合璧”。
企业家学国学,目的性很明确,就是“修身齐家治企安天下”。为此,各类企业家国学教育机构殚精竭虑,各出高招,以满足企业家学习国学的实际需求。对此。明德书院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?李厚德院长指出国学博大精深,包罗孔子的为人之道、老子的处事之道、庄子的养性之道、孟子的君臣之道、荀子的学习之道、孙子的韬略之道、管子的管理之道、韩非子的统驭之道、鬼谷子的权谋之道、《大学》的修身之道、《易经》的天人之道、《禅宗》的死生之道等。他特别介绍了以下十本国学经典:第一本书是《论语》。儒家智慧可以帮助企业家成为有创新意识、有管理能力、有社会责任、有人文情怀的新儒商;是企业家修身有成、齐家有余、治企有方,提升管理境界和个人修为的智慧源泉。第二本书是《道德经》。企业家学习道家智慧,可以开启修行悟道的智慧之门:领略“无为而治”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的管理艺术,感悟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”的辩证哲学管理思维!让心灵解放,让浮躁疲惫的心找到自己的家!第三本书是王阳明的《传习录》(王阳明心学)。修心之道,树要经营根,人要经营心,不能胜寸心,安能胜苍穹;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心不好=没用。第四本书是《货殖列传》,从中学习历代商人的致富圣经,揭示商业经营的本质、规律和法则。讲解历代商人的成败案例,为现代企业家提供投资经营启示;为企业处理好与政府、社会、员工、客户的关系提供借鉴。第五本书是《孙子兵法》,学习商道之战略谋略,倡导“理性竞争”(也称为“柔性竞争”)的模式,化敌为友,不战而屈人之兵。差异化营销,在商业模式层面将对手打败,突破行业“红海竞争”!第六本书是《资治通鉴》。中华治国理政之道,权变谋划之术,与今天的企业决策和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。《资治通鉴》中历朝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、帝王将相的治世之道,蕴含着企业长治久安、基业长青的智慧。第七本书是《周易》,通天道,了人道,明商道,掌握整体变化,阴阳和谐的事物运动规律,提升企业家的宏观思维能力,增强企业战略决策的准确性。《易经》的不易、变易、简易的“三易”原理的分析,为现代企业组织变革、运营创新、战略决策、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平台!第八本书是《人物志》,学习识人用人之道、识鉴人才之术、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,为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提供正确方向。第九本书是《黄帝内经》,学习养生之道,提高健康素养,改变养生观念,确立“我的健康我做主”“健康掌握在我手中”的思想,理解“心要静,身要动,静能生慧,动能生阳”的养生关键,学会多种可以操作的养生方法!第十本书是《韩非子》,学习法家智慧。法家的管理思想强调法治、法律的强制作用,集权的权威,制度的运用,尚贤为我们提供了企业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之道。把握法家强调制度,职责与技巧的法、势、术的管理思想,以强化组织的统御与控制能力。以法、势、术的管理思想,增强企业的竞争力。
黎红雷教授在点评中分析了以下三点:第一,治国与治企。中国诸子百家的智慧,以治国理政为目标,现代企业家的工作主要是治理企业;而治国与治企的对象都是“治人”,其道理是相同的。第二,治身与治世。《易经》为群经之首,诸子之源,无论是儒家、道家、兵家、法家、医家(《黄帝内经》)等等,它们讲治身与治世,遵循的都是《易经》揭示的“阴阳变化”的规律: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整体协调,运动变化,生生不息。第三,志道与游艺。孔子指出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,这里的“艺”特指六艺,指六种技能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国学不仅指思想经典、诸子百家,还包括琴棋书画、诗词联赋,希望企业家们学习国学,在“志于道”的同时还能够“游于艺”,陶冶自己的性情,提高自己的素质。
当前,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激烈变化,中华民族的复兴走到一个复杂的十字路口,中国企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大的挑战。国学智慧如何帮助企业家应对面临的挑战?明德书院本身作为一个培训企业如何应对,有哪些举措,效果如何?明德书院的企业家学员在应对中又有哪些经验和教训?李厚德院长在发言中指出:在这样一个经营环境日趋复杂、多变、随机的时代,企业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新事物频出,让人看不懂,很多企业家觉得看不清方向;未来变化莫测,随机性大,让人心里没底。概括起来,企业家普遍面临三大困惑:第一,现在大家普遍感受到看不清方向,不知未来究竟路在何方。第二,执行不给力。企业有好的战略,但是现有组织不能支撑战略,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滞后于环境的变化,组织能力疲软。第三,人才跟不上。企业的新战略、新业务面临人才的严重短缺,经营人才、核心的技术创新人才、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、专业化管理人才跟不上。
2020年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全球的经济格局带来了深远变化,世界经济进入“暂停模式”,中国经济将面临挑战,大多数企业家觉得未来一片迷雾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,企业如何运用国学智慧应对危机?在国学中,我们可以学到自强不息的精神,更好的应对危机。纵观历史,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,五千年的兴衰史给了我们足够的经验教训和前行的勇气。学国学,我们可以学到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洒脱和执着;可以学到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中正视困难,无惧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。做企业会遇到很多困难,需要我们有自强、自救的勇气和毅力;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胸怀和境界。而这种自强不息、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在国学中能找到答案。学国学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5000年的历史中,有很多人和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;也有很多人和事给了我们血的经验和教训。5000年的兴衰史教会我们即使身处安乐,也要拥有忧患意识。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着丰厚的底蕴和内涵,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,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智慧。以历史作为镜子,可以更好的指导未来。学国学,可以提升企业家的德行,让企业走的更长远。对于企业家而言,个人的视野修为、思维模式、人文底蕴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格局。企业家做企业,不仅要和资本打交道,还要和人打交道,需要处理家庭的关系、员工的关系、和其他企业家的关系、企业和全社会的关系。如果企业家仅仅是追逐利润,那肯定会被资本控制,而在传统文化当中,汲取智慧可以帮助企业家提升德行,更好的驾驭资本、驾驭财富,从而让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走的更远、走的更久。
黎红雷在点评中指出:第一,挑战与机遇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,就是一部不断应对挑战寻找机遇的历史;既然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要面临巨大挑战,那么,应对挑战的方法也必然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宝库之中。第二,危机与转机。如果说,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;那么,危机就是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。我们面对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,应对最坏的状况,争取最好的结果。第三,战略与战术。面对外在势力的打压和经营环境的恶劣变化,我们战略上要藐视对手,战术上要重视对手,充分发挥我们的国学智慧,变易、简易、不易,有变有不变,有为有不为,争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,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在回答网友提问后,李厚德院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发自肺腑地建议大家,特别是企业家,走进国学,学习国学,领悟国学中蕴含的智慧,并将这些智慧切实应用到企业经营中,家庭经营中,自我提升中,相信你的人生会有非常不一样。时处文化复兴的新阶段,学习国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站在世界秩序重建的重要关口,优秀企业家一定要紧握时代脉搏,继承和学习国学经典,领悟五千年的国学智慧,行走于时代前沿,引领时代发展。黎红雷教授寄语道: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·阿尔文曾说:“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,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,去汲取孔子的智慧。”弘扬中华文化,不但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,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;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,一定能够帮助我们成长、成功;中华民族祖先为我们留下光荣的历史,我们这一代人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,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新的荣光!
上一篇:
黎红雷对话许福吉:新儒商的新加坡观察
下一篇:
本院院长武向阳被聘为广东省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商业谈判首席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