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3日上午,在广州四季酒店举行的“2021广州新儒商论坛”上,当代新儒商事业的引领者、本院名誉院长、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,发表了题为《新儒商的“本”与“道”——从经营家庭到经营企业》的主题演讲。
2021广州新儒商论坛的主题“本立而道生”,来自儒家经典《论语·学而》,原文是: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 ”其大意是:君子致力于根本,有了根本就有了“道”;恪守 “孝悌”的人,就有了仁道的基础。
黎红雷教授对此解读道:仁是一种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,核心内容是“爱人”,是以人为本的儒家思想精髓。 孝悌、仁、道、本之间的关系,南宋大儒朱熹在《论语集注》中引用程子的话说:“孝悌,顺德也。德有本,本立则其道充大。孝悌行于家,而后仁爱及于物。 所谓亲亲而仁民也。 故为仁以孝悌为本。”仁是人性的基础,就是爱人,把人当人看。而要做到“仁”,就是要从自身,自家开始,在自身要“务本”,在自家要“孝悌”。
按照孝悌为本的仁爱之道,儒家十分重视家庭的经营,包括家教、家训、家风等。
家教如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指出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?”这里包括了以下四个层面: 第一,淡泊宁静。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,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。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,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。第二,学以广才。学习必须静心专一,而才干来自学习。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,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。第三,励精稳健。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,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。第四,珍惜光阴。年华随时光而飞驰,意志随岁月而流逝。最终枯败零落,大多不接触世事、不为社会所用,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,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?
家训如《颜氏家训》,其基本精神有:第一,读书做人是家训的核心。无论年龄大小,都应该读书学习,“幼而学者,如日出之光;老而学者,如秉烛夜行,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”。第二,选择正确的人生偶像。子女要将大贤大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偶像,并且“心醉魂迷”地向慕与仿效他们,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。第三,家长要成为子女的楷模。父母不仁慈子女就不孝顺,兄长不友爱就弟妹不恭敬,丈夫不仁义就妻子不温顺。“夫风化者,自上而行于下者也,自先而施于后者也。 ”
家风如《曾国藩家书》。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,努力治学,睦邻友好,读书明理。他在家书中写道:“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。……每用一钱,均须三思,诸弟在家,宜教子侄守勤敬。吾在外既有权势,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,流于佚,二字皆败家之道也。”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,努力治学。他常对子女说,只要有学问,就不怕没饭吃。他还说,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,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,子孙不肖留亦无用,子孙图强,也不愁没饭吃,这就是所谓盈虚消长的道理。
黎红雷教授指出:新儒商是儒家仁道思想的忠实践行者。“儒商”自古有之,“新儒商”就是自觉运用儒家思想经商办企业的现代企业家。其行为特征包括:德以治企,义以生利,信以立世,智以创业,仁以爱人,勇以担当。其中的“仁以爱人”,就是践行儒学“仁者不忧”的理念,关爱员工,共享财富;关爱顾客,服务大众;公益慈善,绿色环保。
那么,新儒商如何把儒家经营家庭的传统转化为经营企业的智慧呢?黎红雷教授在演讲中列举了以下三点。第一,从家庭到企业组织。新儒商企业如以苏州固锝等,把企业当作“家”,把员工当作“家人”,自己则当好一位尽职尽责的“大家长”,率领“家人”一起建设“幸福大家庭”。在他们看来,企业是家,董事长是大家长,董事长像父母一样关心公司高管,爱护每一位员工。管理层也会学习效仿,这就是上行下效,兄友弟恭。管理层关怀员工,员工之间也会相互关爱,像兄弟姐妹一样,彼此关心彼此爱护彼此协助。这样的“家”,其成员并没有血缘关系 ,却获得了血缘家庭所具有的亲密感,实际上是一种“拟家庭化组织”,是对儒家家庭观和仁爱思想的现代弘扬。第二,从家教到员工教化。新儒商企业如东莞泰威等,在企业中积极推行人伦教化,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人才。在他们看来,中国传统文化以“五福”(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、善终)作为人生圆满的最高追求。而“五福”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好德”,德行是因,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善终都是果,有因才有果。我们只要把好德的因种好了,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善终就自然会有结果,才有真正的“五福临门”。企业不仅仅只是提供员工一个工作岗位和工资,最重要的是要给员工营造一个学习成长的环境。员工不能一味沉浸于追求利益,停留在每天获得一点工资上,最重要的是要成长,成长才是大利。而从企业来说,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,则是光荣的使命和最高的追求。第三,从家训到企业文化。新儒商企业如山西天元等,秉承从经营人心到经营企业的原则,将“把好处给别人”的家训转化成以“帮助人成功”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,包括:“四用(用道德关怀人、用仁爱感化人、用良知唤醒人、用礼法规范人)五看(仁看善待员工、义看员工收入、礼看尊重员工、智看带出团队、信看道德评价)、六法则(德善学习、人文之家、慈善公益、义工行动、积德累功、敦伦尽分)”等 ,以及“道德银行”、“评选好媳妇好孝子”、“关爱员工四代(脑袋、口袋、上一代、下一代)等具体措施,形成了深厚而实效的现代企业文化。
在演讲的最后,黎红雷教授总结指出:新儒商之“本”,就是孝悌为本,经营家庭,尊老爱幼,和睦家庭;新儒商之“道”,就是仁义为道,经营企业,报效国家,造福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