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
  • 首席谈判官 首席谈判官
  • 020-37857566
  • 670916320@qq.com
  • 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988号圣丰广场北塔25A05室

本院名誉院长黎红雷:儒家责任观与当代新儒商的责任担当

发布时间:2021-12-04
0
黎红雷:儒家责任观与当代新儒商的责任担当


2021年12月4日上午,在福建省尤溪县举行的“朱子学与当代中国”国际学术研讨会上,当代著名儒学家、本院名誉院长、中山大学黎红雷教授应邀发表主题演讲:《儒家责任观与当代新儒商的责任担当》。

黎红雷:儒家责任观与当代新儒商的责任担当


黎红雷教授指出:儒家的责任观,集中体现在孟子的这句话上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朱熹在《孟子集注》中对此的解读是:“士得己,民不失望”、“内重而外轻,则无往而不善”。按照孟子的论述和朱熹的解读,士人要崇尚道德,喜爱礼义,失意时不失掉礼义,得志时不背离正道。失意时不失掉礼义,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;得志时不背离正道,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。失意时,能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;得志时,便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。孟子和朱熹在这里说的,原本是“士人”即读书人的品质,但也可以理解为对一切仁人志士的要求。对于当代新儒商来说,从“独善其身”到“兼善天下”,则包括了对自己、对企业、对员工、对顾客、对社会大众、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担当。

首先是“严以律己:对自己的责任担当”。儒家十分重视“正己正人”、“修己安人”。孔子指出: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在孔子看来,领导者自身行为正当,就是不下命令,事情也行得通;领导者自身行为不正当,虽然三令五申,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。

当代新儒商践行儒学“修己安人”的理念,十分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以身作则。在他们看来,以身作则,不是劝导他人的重要途径,而是唯一途径。这里“唯一途径”的话说得固然重了点,但是以身作则确实是能不能树立企业文化的根本基础。由此,当代新儒商严于律己,无私无畏,由自我管理而具备了个人的魅力,因而也就获得了对下属的感召力,组织就有了凝聚力,企业就有了勇于进取、敢于拼搏的强大的战斗力。

其次是“德以治企:对企业的责任担当”。“德治”是儒家治国之道的基本原则。孔子指出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必偃。”在儒家看来,领导者的职责就是以身作则,教化民众。管理就是教化,管理者就是教化者,管理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。领导者受到教化就能爱护民众,民众受到教化就能发动起来,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。

为此,当代新儒商提出“三为一德”的理念。第一是“为人之君”,就是要有君子般的风度和君王般的责任。第二是“为人之亲”,就是要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自己的下属。第三是“为人之师”,就是为人师表,率先垂范。这三句话构成了一个“德”字。在当代新儒商看来,“德”是一个领导者、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和风范。以德平天下人心,大家就会无怨无悔地跟着你走。

再次是“仁以爱人:对员工的责任担当”。“仁爱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。据《论语·颜渊》记载:“樊迟问仁。子曰:‘爱人。’”“仁爱”从哪里开始?儒家的回答是家庭的伦理纲常。孟子则将儒家的仁爱之心推而广之,扩展到整个社会大众,指出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;甚至扩展到天下万物: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 。沿着这一思路,北宋儒者张载提出“民胞物予”的著名命题。

当代新儒商践行儒学“仁者爱人”的理念,关爱员工,服务大众。他们提出“建设幸福企业”的概念,即把企业当作“家”来爱护和经营,把所有的员工当作“家人”,把社会大众当作“亲人”。他们清醒地认识到,企业的价值在于员工的幸福和客户的感动。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来源于企业,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,我们要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幸福社会,建设幸福企业大家庭,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。

复次是“信以立世:对顾客的责任担当”。“诚信”是儒家的道德范畴。所谓“诚”,就是真实无妄、诚实不欺的意思;所谓“信”,就是心口合一、言行一致的意思。孔子十分重视“信”德,指出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孔子的孙子子思则十分重视“诚”德,指出:“诚者物之终始,不诚无物,是故君子诚之为贵。”

当代新儒商践行儒学“内诚于心,外信于人”的理念,内外兼修,塑造品牌。他们基于儒家的诚信思想,提出“人品、企品、产品,三品合一”,以员工高品行的人品,形成高品位的企品,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。这样的品牌观念,追求的是消费者百分百的安心,体现的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与责任,赢得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与赞誉,是一种更为高超的品牌营销学。

又次是“博施於民:对社会大众的责任担当”。“博施於民”是儒家心目中的圣人行为。据《论语·雍也》篇记载:子贡曰:“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” 按“仁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,子贡是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,也是儒商的鼻祖。子贡所理解的仁人的行为是“博施於民而能济众”,就是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,又能够帮助大众生活得很好。

受儒家思想和儒商先贤的熏陶和影响,当代新儒商自觉承担起对社会大众的责任担当。其中,儒家十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, 把他们的安危视为国家治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。这可以说是儒家公益慈善思想的明确表述,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家公益慈善行为的“决定性的因素”,对于当代中国企业家投入慈善公益事业,带来了直接的影响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,无论是平时的扶老爱幼、扶弱解困、扶贫攻坚、慈善捐助,还是特殊时期的抗洪、抗震、抗灾、抗疫的斗争中,当代新儒商都是义不容辞、率先垂范,慷慨解囊,无私奉献。

最后是“万物一体: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担当”。儒家主张“天人合一”。朱熹说:“天即人,人即天。人之始生,得于天也;既生此人,则天又在人矣。”(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七。) “天”离不开“人”,“人”也离不开“天”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人类是天地自然中的一个物种,人类的生命起源于自然,而自然的道理又要靠人类来彰显。由此,人类对自然就承担了与生俱来的“天赋职责”。

当代新儒商积极探索“天地人和”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,提出“天地人和的股权改革”, 企业的原始所有者拿出企业所有股权的一半以上来回馈天地万物,同时,拿出剩余的一半以上来回馈企业的全体员工。其中属于“天”的股份收入所建立的公益基金,除了社会公益、员工福利之外,主要用来发展有机农业,让全体员工免费吃上放心的有机粮食和有机蔬菜,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,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,既保护了自然环境,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,形成了多赢的局面。

黎红雷教授最后总结道::儒家的责任观,从“独善其身”到“兼善天下”,体现为当代新儒商对自己、对企业、对员工、对顾客、对社会大众、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担当。严于律己,是对自己的责任担当;德以治企,是对企业的责任担当;仁以爱人,是对员工的责任担当;信以立世,是对顾客的责任担当;博施於民,是对社会大众的责任担当;万物一体,是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担当。当代新儒商的责任担当,对儒家责任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做出了积极的探索,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